提升城市治理 改造老舊小區 加大綠化面積 安寧區再下功夫為城區提“顏值”

新年伊始,安寧區做出全面實施城市有機更新的重大決策部署。按照部署,該區統籌規劃、建設、管理三大環節,通過實施城市治理提升、老舊小區改造,加大綠化面積等,完善優化生產、生活、生態三大布局,旨在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、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,提升品質促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遊。
提升產城融合發展水平
3月10日走訪,記者瞭解到,該區改造,側重在迎門灘商務集中區、深溝片區、仁壽山片區、沙井驛片區、鹽池片區,該區將把上述區域作為開發建設的主戰場,通過棚户區改造、城市品質提升等一系列舉措,推進城區高質量建設、高顏值改造,不斷提升產城融合發展水平。
據介紹,該區將採取“拆建”和“修建”相結合的方式,以片區改造、局部激活、以點帶面、精準實施、空間擴容的思路,改造提升12個老舊小區55棟樓宇,新建改建小遊園6個……老舊小區提檔升級,城市綠化科學佈局,惠及羣眾3026人。
提升城市品質內涵
據介紹,該區將進一步理順棚户區改造體制機制,連片開發七一灘、河灣、孔家崖南片區,促進城市有機更新,提升城市品質內涵。有效應用國土“三調”成果,擴展城市開發邊界,力爭將北環路以北區域、西出口片區、蛤蟆灘部分區域納入控制線範圍以內,謀劃佈局“自然觀光、人文體驗、康養休假、休閒運動”等新業態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土地保障。
在完善基礎配套功能方面,將更加註重集約化、環保化以及生態化建設。加快出入口連通建設進度,推進中通道、中線連接線與北環路互通匝道建設。穩步推進行知路等道路建設,提升改造劉沙公路,確保區域路網更加完善。統籌推進“海綿城市”建設,完善配套排水防澇設施,改造提升重點地段市政管網和排水防澇設施,完成七里河-安寧污水處理廠建設,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。
全域推進城市精細管理
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。讓羣眾感覺宜居、美好,是城市更新的初衷,也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。
品質提升,該區深入推行“街長制+”模式,強化網格化管理,常態實行“馬路辦公”,將城市管理各類問題在一線發現、在一線指揮、在一線解決。聚焦空間淨化、秩序優化、園林綠化、整體美化等重點工作,深入開展“十大精緻項目”創建行動。下足“繡花”功夫,設計節點地標、城市色彩、立體綠化等,切實提升城市的空間立體性、平面協調性和風貌整體性。
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走實走深,探索“掃保收運處”一體化的垃圾分類“安寧模式”,打造全市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。開展物業水平提升年行動,形成社區、物業、業委會三方聯動治理機制,大力提高小區治理水平。近年來,安寧區加大城市綠化水平,通過建設小遊園等方式進行分類綠化美化,以城市“微更新”的方式,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,優化城市品質。據安寧區綠化所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,該區將新建改建凱旋門臨街東側、樓梯溝南側、長新北路西側、仁壽山大道西側等6個小遊園,可新增綠化面積近6萬平方米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特約記者 楊紅蘭 許麗娜 文/圖
版權聲明:
凡文章來源為"冠達快運"的稿件,均為冠達快運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"冠達快運",並保留"冠達快運"的電頭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繫。